【人民網(wǎng)】建三江千萬畝良田開鐮收獲發(fā)表時間:2020-09-22 15:44來源:人民網(wǎng) 人民網(wǎng)哈爾濱9月21日電 稻浪滾滾,機聲隆隆,隨著一臺臺收割機往來穿梭,建三江千萬畝良田正式開鐮收獲。針對當前天氣情況,建三江分公司科學研判今秋形勢,合理排兵布陣,堅持抗災搶收、應收盡收、割曬為主、收耕并重、人機結合、全線推進,誓奪秋收工作全面勝利,努力完成糧豆總產(chǎn)130億斤以上的目標。 據(jù)氣象部門統(tǒng)計,建三江地區(qū)9—10月份預計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,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,降水量約90.0~130.0mm,較常年同期多11.1mm。初霜預計出現(xiàn)在9月29日前后,較常年同期晚4天。綜合形勢分析,分段收獲無疑是今秋搶奪豐收的最有效手段。 分段收獲,即第一階段以機械割曬、拾禾為主,在各管理區(qū)規(guī)劃相應比例的割曬面積,利用“天然曬場”提升作業(yè)質量;第二階段是在枯霜后利用全喂入、半喂入收獲機作業(yè)為主的收獲方式。按照割曬標準,各農(nóng)場有限公司根據(jù)水稻高度控制割茬高度,依據(jù)天氣條件、地塊情況、品種特點等因素,編報分段收獲進度表,因地制宜地積極擴大割曬面積,將面積落實到地號、落實到各戶,確保割曬面積達到總種植面積的30%以上。水稻割曬后3—5天,稻谷水份降至15%左右時及時拾禾。針對倒伏嚴重的水稻,要及時采取人工收獲的方式防止水稻發(fā)芽潰爛。 為克服不利天氣對秋收造成的影響,建三江分公司以早動爭主動,采取“內引外聯(lián)”的方式為秋收提供強大的機械力量。各農(nóng)場有限公司積極提前做好收獲前地號踏查工作,對低洼地塊做好搶收機車的對接落實,同時加快秋收作業(yè)機械復檢、復修、改裝進度。要求基層服務人員掌握各地號地勢、土壤水分、收獲方式等情況,做好低洼地塊排水工作,并依據(jù)踏查情況及作物成熟情況,因地制宜確定收獲方式,堅持成熟一塊搶收一塊,積極與收獲機車對接,落實到地到戶,根據(jù)田間實際情況準備抗災性強的收獲機械、半鏈軌及后驅動機械,按實際水稻面積落實收獲機械,提早引進各類抗災機型。 據(jù)了解,該分公司聯(lián)合收割機保有量18925臺,拖拉機30325臺,外引收獲機械將陸續(xù)到場到位。通過統(tǒng)一調配機車、延長收獲時間等措施,集中自有和外引的全部機械力量,當前建三江分公司割曬工作已全面展開,預計本月底全面掀起水稻收獲高潮,日進度可達百萬畝,力爭10月16日前完成水稻收獲任務。(韓婷澎、高鵬飛、趙爽) |
推薦關注 推薦關注 副標題 明星產(chǎn)品
|